关闭

用户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城乡建设舆情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党建工作

四川: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工作

  • 时间:2020-03-25 17:59:50
  • 作者:
  • 来源:
  • 字号:

记者2月8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我省将从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医疗防护、强化服务保障、强化关心关爱、强化典型引领五个方面入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工作。

以下为《通知》主要内容:

一、强化组织领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彰显了医务工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一线医务人员是抗击疫情战斗的主力军,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证,要把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好、保护好、使用好。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针对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在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组建专人专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切实为一线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二、强化医疗防护

各地各部门要优先保障一线医务人员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必备防护用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强化医院感染防控,坚决防止一线医务人员交叉感染。各级医疗机构要统筹调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形成轮岗梯队,避免过度劳累。要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隔离场所,确保一线医务人员有充分的睡眠和卫生健康的饮食。有条件的地方,可协调辖区内酒店等场所,供一线医务人员就近轮休。

三、强化服务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以下简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3号)和省委组织部《关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十条措施》(川组通〔2020〕5号)要求,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值班加班费、误餐补助等福利措施。对有交通困难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必要帮助。要落实好一线医务人员工伤保险待遇,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按规定及时认定为工伤,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兑现待遇。各级公安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维护好就医秩序,切实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对发现有歧视孤立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行为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给予相应处理处罚。

四、强化关心关爱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8号)要求,将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作为重点心理干预人群,主动关心,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谈心疏导,减少他们的心理焦虑,给予积极的精神关怀。组织发动志愿者或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开展慰问,保证基本生活用品及防护用品供给,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建立台账、积极解决。要为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让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互相支持鼓励,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务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特别是家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的。各级教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部门(单位)要积极作为,在解决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上学、家庭成员护理、生活必需品采购问题以及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疫情解除后,各地要组织一线医务人员健康体检并安排补休。

五、强化典型引领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发现、挖掘和推荐疫情防控一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主动衔接宣传部门,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并优先作为先进典型重点选树对象。对表现突出的一线医务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切实增强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荣誉感,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乡建设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乡建设舆情网 yuqing.cxj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